人文學院面對教師線上授課帶來的新要求、新問題、新挑戰(zhàn),廣大教師結合線上教學具體要求,精心制作在線授課課件,進一步整合教學資源,力求“云上教學齊上陣,精益求精重實效”。學院廣大教師在線授課內容能夠結合抗疫新形勢,正向教育引導學生遵守規(guī)則、熱愛生命,弘揚愛國主義精神,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人文學院廣大學生能夠做到積極轉變學習方式、提升自主學習能力,積極配合相關老師在線教學要求,保證了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不減少、教學質量不降低的總原則,切實提升了學院在線教學的總體效果。
人文學院中文系廣大教師積極投入到在線教學工作中來,針對中文系學生的實際情況,探索出了適宜且具操作性的教學方式。
李乖寧:優(yōu)化授課方式,師生互動相長

本學期李乖寧博士講授中文17級《西方文論》課程,由于網上教學資源有限,李老師前期在各種學習平臺中認真比對,探尋更適合本課程在線教學平臺??紤]學生沒有教材和相關參考書目的實際情況,她起初選擇的是超星學習通在線教學平臺授課,由于超星學習通高峰期限流,不能直播,她采取了“微課+答疑”的授課模式,真正行動起來才發(fā)現(xiàn),錄制微課比她想象的復雜得多,李老師反復聽反復修改,直到讓自己滿意為止。與微課同步,在線課堂會發(fā)起搶答、討論、選人等活動,既檢驗了在線教學效果,又活躍了課堂氣氛,同學們發(fā)言踴躍,對很多問題的認識程度讓她驚喜不已,師生在線頻繁互動真正達到了教學相長的實際效果。通過長期不間斷的在線教學探索,李老師學習到了更為豐富、更為流暢的在線教學工具,在線教學后期她主要選取騰訊會議平臺作為直播課堂講授,通過學習通上傳學習資料、完成課時任務點、發(fā)布討論話題等作為在線課堂的輔助延伸,進入直播+自助學習模式。直播間授課現(xiàn)場感強,講授更加深入,能及時接收到學生的反饋,亦可以隨時提問和答疑,學生課前課后在學習通上完成預習和復習任務,對本課程的學習和理解更充分和全面了。目前,從學生的作業(yè)及學習通統(tǒng)計情況來看,教學效果十分滿意,線上教學的優(yōu)勢也在不斷凸顯。
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教學工作的影響,人文學院進一步要求廣大教師通過網絡課程、在線直播等多種教學方式不斷優(yōu)化在線教學質量,確保學生延期開學不停學、教學質量不打折。人文學院廣大師生能夠積極響應、密切配合,充分利用網絡平臺,實現(xiàn)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,穩(wěn)步推進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相得益彰,切實做到“停課不停學、停課不停教、學習不延期、學習有收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