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緬懷鐵人功績,弘揚鐵人精神,凝聚奮進力量,4月3日上午,學校在雁塔校區(qū)鐵人廣場莊重舉行“弘揚鐵人精神 勇?lián)鷱妵姑鼻迕骷o念活動。西安石油大學鐵人精神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郭崗彥教授、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田虹霞、研究生輔導員代表、研究生黨員代表參加紀念活動。

晨光中,鐵人塑像巍峨矗立,寄托著無盡追思。研究生代表緩步上前,將寄托著師生敬意的花籃敬獻于雕像前,與會師生向鐵人王進喜塑像三鞠躬,表達對鐵人王進喜的緬懷和崇敬之情。

西安石油大學鐵人精神研究中心首席專家,陜西省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,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政研會特約研究員郭崗彥教授現(xiàn)場為師生代表講授微黨課,他從三個維度講述鐵人精神的內涵和時代意義:一是精神溯源,以“鐵人”王進喜的奮斗軌跡為軸,闡釋了“愛國奉獻、自強不息、科學求實、忘我拼搏”的精神內核。特別強調“家國情懷是事業(yè)根基,人民立場是奮進坐標”,將歷史精神與當代價值有機貫通。二是品格解碼,深度剖析鐵人“感恩、一根筋、堅韌、用心、謙虛、自律”六大品格密碼,揭示鐵人精神的時代價值。三是責任使命,郭教授勉勵西石大研究生既要賡續(xù)“寧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奮斗精神,更要在科技教育強國的背景下,以創(chuàng)新智慧破解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,讓鐵人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。

博士研究生楊靜雯在發(fā)言中,結合自身在陜西省油氣田環(huán)境污染控制技術與儲層保護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實踐,深情詮釋鐵人精神的當代價值。正如鐵人隊伍當年以“端盆提桶保開鉆”的執(zhí)著突破極限,當代科研攻關更需要傳承“十年磨一劍”的品格,既要有“冷板凳坐成熱炕頭”的堅韌定力,更要具備攻克“磨刀石”難題的毅力、突破“卡脖子”技術的勇氣,以及“把不可能變成可能”的創(chuàng)新能力。她號召全體研究生以科技為鉆、以熱血為漿,在能源強國的壯闊征程中,在能源強國的征程中刻寫新一代石油人的報國詩行。

最后,研究生會張振陸同學代表全體研究生宣讀倡議書,倡議全體研究生堅定理想信念,厚植家國情懷;發(fā)揚奮斗精神,錘煉過硬本領;注重實踐創(chuàng)新,弘揚科學精神;弘揚奉獻精神,凝聚團隊力量;營造優(yōu)良學風,爭做時代新人,以青春為鉆臺,在能源報國的征程中鉆出屬于這一代人的“功勛井”。
學校始終堅持將鐵人精神貫穿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,積極引導研究生以鐵人為榜樣,學鐵人、做鐵人。紀念活動既是鐵人精神傳承的生動課堂,更是奮進新征程的出征。全校研究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,把對鐵人精神的傳承轉化為攀登學術高峰、實現(xiàn)能源報國的磅礴力量,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書寫新的“鐵人答卷”。
